《香港商报》报道:合肥招管局创新监管让弄虚作假无处藏身
【香港商报讯】通讯员杨楠楠 记者龚舒斌报道:合肥市招管局以打造“起点公平、交易公正、过程公开”的阳光招投标交易平台为宗旨,认真履行“服务、监管”两大职能。在主动沟通协调为招投标市场各主体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深化监督执法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招投标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让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在合肥招投标市场无藏身之地,净化了招投标市场环境。
近年来,合肥市招管局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建立强力的招投标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监管机制。首先是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对低价抢标或中标后恶意放弃中标资格的,进行严格惩处和打击,予以录入不良记录、公开曝光等处罚;对交易参与人围标、串标、提供虚假信息等违反市场规则行为的,一经发现,坚决清除出合肥招投标市场。自2005年成立以来,他们共记录招标投标相关方不良行为330条,并对109家违规企业在媒体上给予公开曝光。
对违规违纪案件,他们实施跨部门联合执法,综合运用行业监管、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努力提高执法水平。成立以来,合肥市招管局共受理和处理投诉案件近400件,对群众反映强烈和政府投资的重特大项目跟踪解剖、调研分析,建立项目跟踪解剖制度。
同时,合肥市招投标局实行标后回访制度,在招标文件中要求业主单位建立联合验收小组,对重点产品、重点材料采取抽检或普检的方式强化产品质量监督,并将履约验收情况向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反馈。
对中标企业进行定标约谈,向投标单位讲政策法规、守法诚信、反腐倡廉等内容,逐步形成中标企业约谈会议制度,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按照合同约定严格、全面履约,确保项目的顺利竣工。
通过创新监管手段,不断推动合肥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化运作。截至今年8月底,合肥市招管局已对80个不同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当事人给予记入不良行为档案并在合肥招标投标中心网站予以公开披露,对其中12家企业和7名个人作出限制6个月—24个月交易资格的处理。通过严谨高效的调查处理,让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在合肥招投标市场无藏身之地,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促进了投标人自身诚信建设,净化了招投标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招投标合肥模式影响力。